全球知名“骨灰级”浏览器被中国企业收购,会变成流氓软件吗?

全球知名“骨灰级”浏览器被中国企业收购,会变成流氓软件吗?

如今,我们常提到的四大浏览器内核包括:微软IE的Trident、谷歌Chrome的Blink、苹果Safari的Webkit、火狐的Gecko。

很少有普通人知道,世界上还有第五大浏览器内核,正是Opera的Presto,它也是业界公认速度最快的内核。

Opera于1995年在挪威成立,成立之后,它便一直维持着“小而美”的高冷形象。

在产品技术方面,Opera陆续推出了快速拨号、标签页面、鼠标手势等创新功能,受到了用户的热烈欢迎。

后来,由于信息资费的昂贵,Opera又凭借出色的流量压缩技术收获一批移动手机用户。

90年代的浏览器大战,可以说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产品大战。

现在那些电商大战、外卖大战、共享单车大战的互联网人,彼时要么还在家里玩小霸王,要么还在教室里写作业。

在那个流量以KB计算的2G时代,Opera就跟诺基亚手机一样辉煌一时。

当时Opera已经是全球最著名的浏览器之一,现在更是拥有25年历史的骨灰级“前辈”。

被中国企业收购

当年,Opera的开发团队在浏览器上投入无尽心血,使得Opera成为首家以浏览器为主业的上市公司。

然而,继被同行疯狂抄袭、商业策略失误、智能手机出世等一系列重大打击后,Opera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。

2013年,Opera宣布放弃独家浏览器内核Presto,改用Webkit内核。

2016年,来自中国的奇虎360和昆仑万维开始收购Oprea浏览器计划,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。

2017年,Opera在新东家的带领下发布了新一代浏览器Neon,并称功能完爆IE和谷歌浏览器。

就在前不久,昆仑万维再次披露公告,称全资子公司香港万维成功以现金方式完成了对Opera的收购。

这也意味着,这家拥有20多年历史的欧洲浏览器,正式被中国企业收入囊中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昆仑万维是一家综合性的互联网集团,成立于2008年,公司收入构成主要分为游戏、社交和广告。

目前,Opera旗下有三款移动浏览器产品,分别为Opera Mini、Opera for Android和Opera Touch。

据StatCounter统计,截至2020年7月,按页面访问量统计Opera在全部浏览器中排名第五,平均每月活跃用户超过3.6亿。

基于成熟的盈利模式,Opera早已脱离了“危机边缘”。

不仅拥有全球3.79亿互联网月活跃用户,还快速占领了包括东南亚和非洲等在内的高速成长的海外新兴市场。

亚欧非美四大陆,到处都有Opera浏览器身影。

再考虑到Opera浏览器在海外的巨大用户基数,Opera的控制权掌握在中国厂商手中,从舆论角度来讲,也能让中国企业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一定的主导权。

不过,对于部分用户来说,他们的看法却完全相反。

有许多网友认为,曾经的Opera浏览器是很好用,可惜被中国企业收购后用来推广自家业务,常常会内嵌网页广告,令人烦不胜烦。

还有人认为,现在的Opera浏览器基本也是和国产浏览器一样的套壳浏览器,其自身的强大优势完全没有发挥出来。

也有用户依然对Opera给予厚望:如果遇到烧钱的金主,能秒杀现在所有浏览器。

根据本文开头的那张10月全球浏览器市场份额榜单显示,Opera浏览器依然占据着第八名的位置。

虽然略落后于国产的QQ浏览器和搜狗浏览器,但就它的发展历程来看,已经值得庆幸。

毕竟,一个骨灰级的互联网产品,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——巨头挤压、份额萎缩、严重亏损,最后在一家中国公司的手里焕发新生。

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说,Opera算得上是“涅槃”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揭秘墨西哥历史魔咒(赛场上的魔咒,墨西哥队的永恒困扰)
中国新歌声叶炫清被淘汰有黑幕?网友为什么说都是那英搞的鬼!
2021款保时捷卡宴全时四驱评测体验
beat365app登录入口

2021款保时捷卡宴全时四驱评测体验

📅 07-01 👁️ 484